回上頁

唐詩與茶禪文化

主講者:蕭麗華教授(台灣大學中文系)

 

        相傳神農嚐百草,即知茶有解毒藥效,這是茶的藥用功能;根據顧炎武《日知錄》記載:「自秦人取蜀,而後始有茗飲之事。」這是茶的飲食功能,推測應該始於戰國末期。到西漢王褒〈僮約〉有「烹荼盡道」、「武陽買荼」等記載,足以證明西漢飲茶有史可據。〈僮約〉寫定於西元前五十九年,算起來中國的飲茶歷史已逾二千年。

        飲茶文化到漢魏六朝時,開始發展出文人的生活美學與道家輔助修道的觀念。杜育〈賦〉說:「沫沉華浮,煥如積雪、燁若春敷。」張載〈登成都樓詩〉說:「芳冠六清,溢味播九區。人生茍安樂,茲土聊可娛。」茶味芬芳清雅,茶色如積雪積、春敷,已經成為文人賞愛之樂。到了南朝陶宏景《名醫別錄》說:「茗荼輕身換骨,昔丹丘子、黃山君服之。」壺居士《食忌》說:「苦荼久食,羽化。」由此,可以看出南朝時,道士已將茶視為道較的換骨神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整個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逾兩千年,累積古典茶書至少有124種,陸羽《茶經》是其中的第一部,它不僅是中國飲茶文化的第一本專著,也是影響日本茶道,被日本人奉為經典的茶書。

        陸羽《茶經》產生在盛唐飲茶文化與佛教宗門合結的時代。唐封演的《封氏聞見記》卷六〈飲茶〉一章記載:「開元中,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,大興禪教。學禪務於不寐,又不夕食,皆許其飲茶,人自懷挾,到處舉飲,從此轉相仿效,遂成風俗。」從這裡可以看到唐開元時期(713-742),由僧人坐禪、飲茶助修,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。唐代飲茶文化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,僧人不只飲茶參禪,也以茶供佛,寺廟中更設有「茶堂」,作為招待賓客品茗、討論禪佛之理,同時亦設置「茶鼓」,以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,還有專門煮茶的「茶頭」和為遊客惠施茶水的「施茶僧」。僧人與文人之間,除了以詩文會友之外,也因此產生了「茶宴」。為唐詩留下大量作品。以下舉一些作品為例來欣賞唐詩的茶禪滋味:

       望遠涉寒水,懷人在幽境。為高皎皎姿,及愛蒼蒼嶺。果見栖禪子,潺湲灌真頂。積疑一念破,澄息萬緣靜。世事花上塵,惠心空中境。清閒誘我性,逐使煩慮屏。……識妙聆細泉,悟深滌清茗。此心誰得失,笑向西林永。(皎然〈白雲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〉)

        這首詩從栖禪子的幽境說起,談茶沫花塵、細泉清茗,能澄息、空心、清性、屏慮。

        越人遺我剡溪茗,採得金牙爨金鼎。素瓷雪色飄沫香,何似諸仙瓊蕊漿。一飲滌昏寐,情思爽朗滿天地。再飲清我神,忽如飛雨灑輕塵。三飲便得道,何須苦心破煩惱。(皎然〈飲茶歌誚崔石使君〉)

 

        元稹〈茶 一言至七言詩〉:

茶,
香葉,嫩芽。
慕詩客,愛僧家。
碾雕白玉,羅織紅紗。
銚煎黃蕊色,碗轉曲塵花。
夜後邀陪明月,晨前命對朝霞。
洗盡古今人不倦,將知醉後豈堪誇。


        此詩從茶具、茶器、茶色、茶乳,到時間情境等等,都有精雅的講究。特別是「碗轉曲塵花」一語,令人領悟到,日本茶道儀式中何以要旋轉茶碗?原來是為了賞乳花茶沫所形成的圖案。

        全唐詩外編》還保有一首〈湯注湯幻茶〉詩云:「生成盞裡水丹青,巧畫工夫學不成。」

        綜合來說,唐代茶道美學已經由「煎茶道」邁向「點茶道」並建立了以禪為核心精神,重視茶道即禪經,以茶助滌心靜慮,以茶為體悟禪道之法,以茶彰顯和尚家風的茶道哲學。唐代文人茶會、茶宴已講究和敬清寂之禪道與茶藝、茶禮、茶境之茶道形成影響日本茶道的根源。日人茶規中的「和、敬、清、寂」理念,在唐代茶禪中已經浮現;日本茶道從「露地」「茶室」「茶具」到「賓主之間」的一整套美學,在唐詩作品中也有初步的端倪;而日本茶會的模式,「茶會+茶宴」的方式,唐代僧俗間也有初步的形態;至於末茶的飲用、煎茶、點茶的方式,也產生於唐代。最重要的是日本茶道所講求的「茶禪一味」與其對禪理的闡發,更是源於唐代。

 

 


漢儒文教基金會,台北市衡陽路36號6樓之一,電洽02-2311-2728
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,03-4638800#2490或2492